昨日,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,在全市開展為期一年的“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”。根據行動安排,深圳列出了3項目標,9項具體工作,分“外科西醫式”和“內科中醫式”兩個階段,解決醫護人員頻頻遭受傷害的問題。
  筆者留意到,專項行動將暴力襲醫人員和職業醫鬧列為打擊重點,並著力在醫院警務室建設、醫療糾紛調解室建設和醫療責任險推進上發力,努力形成“平安醫院”的長效機制。
  可以預料到,專項行動的啟動,一方面將形成強大的輿論合力和法律震懾,讓施暴者不敢為;另一方面,醫院人防技防力量的加強,尤其是公安警力的進駐,將讓施暴者不能為。此次專項行動的開展,不僅及時,而且針對性強,是維護醫療機構正常秩序,保障醫護人員人身安全的一劑強心針。
  在為專項行動叫好的同時,筆者又有著新的思考。比如,醫院本不是執法機構,安保人員過多,是否會給本就緊張的醫患關係造成更多壓力?比如,增多的安保力量是否真的能夠杜絕傷醫事件,尤其是患者或者家屬對於醫護人員精神上的傷害?
  筆者以為,醫護人員頻頻遭遇傷害,只是醫患矛盾的一種極端表現方式,而醫療資源分配不合理、醫療投入整體不足,全民醫療素養仍待提高,是造成醫患矛盾的根本性原因。醫院加強安保,全社會集中整治,能在一定程度、一定時期內防止醫院暴力尤其是惡性暴力案件的發生,但卻很難從根本上鏟除滋生在醫生和患者心中的怨氣。
  一個現象目前仍常見於醫院:患者為看病起早貪黑排隊掛號,然後心急火燎地排隊完成各項檢查後,帶著無奈與期待走進了診療室;而坐在對面的醫生,可能在連續一個上午的診療中,忙得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。兩個同樣疲憊而焦慮的人坐到一起,摩擦隨時可能發生,安保肯定不是解決矛盾的最終辦法。
  加強對於涉醫施暴者的懲治,這是一種震懾,是解決問題的兜底之舉。和諧的醫患關係建設,需要醫療體制的改革創新,需要更多醫療投入,還需要加強對尊重醫生這樣一種社會共識的宣導。  (原標題:遏制傷醫事件還需綜合發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ctw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